tube44性欧美videos_吃奶摸下的激烈视频_世界一级毛片_小度怎么远程监控家里

中醫中藥百科網【官網】

設為首頁|加入收藏|關于我們|聯系我們|網站地圖

您的位置:首頁 >  全草類中藥

藿香

  • 中醫中藥百科網 zzchaoan.com.cn
  • 發布時間:2021-05-29 17:31:21
  • 來源:中醫中藥百科網

藿香

藿香


(《別錄》)

【來源】為唇形科植物廣藿香或藿香的全草。

【植物形態】①廣藿香,又名:枝香。

多年生草本,高30~100厘米;揉之有香氣。莖直立,粗壯,四棱形,密被灰黃色長柔毛,上部多分枝。葉對生,闊卵形、卵形或卵狀橢圓形,長5~10厘米,寬1.5~4厘米,下部的葉較小,先端鈍尖,基部闊楔形或近心形,邊緣具不整齊的鈍鋸齒,兩面均密被灰白色短柔毛,沿葉脈處最多;葉柄長2~3厘米,密被灰黃色柔毛。輪傘花序密集成穗狀,頂生或腋生,長2~8厘米,直徑1~2厘米;萼5裂,萼筒長6~8毫米,較苞片為長:花冠唇形,淡紫紅色,長約8毫米,裂片4(下唇3裂),近等長,先端鈍,全緣;雄蕊4,突出,花絲有髯毛;子房上位,柱頭2裂。小堅果橢圓形,平滑。花期1~2月。但很少開花。

廣東、云南有栽培。

②藿香,又名:排香草、野藿香。

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,高40~110厘米。莖直立,四棱形,略帶紅色,稀被微柔毛及腺體。葉對生;橢圓狀卵形或卵形,長2~8厘米,寬1~5厘米,先端銳尖或短漸尖,基部圓形或略帶心形,邊緣具不整齊的鈍鋸齒,齒圓形;上面無毛或近無毛,散生透明腺點,下面被短柔毛;葉柄長1~4厘米。輪傘花序聚成頂生的總狀花序;苞片大,闊線形或披針形,被微柔毛;萼5裂,裂片三角形,具縱脈及腺點;花冠唇形,紫色或白色,長約8毫米,上唇四方形或卵形,先端微凹,下唇3裂,兩側裂片短,中間裂片扇形,邊緣有波狀細齒,花冠外被細柔毛;雄蕊4,2強,伸出花冠管外;子房4深裂,花柱著生于子房底部中央,伸出花外,柱頭2裂。小堅果倒卵狀三棱形。花期6~7月。果期10~11月。

生長于山坡或路旁,分布黑龍江、吉林、遼寧、河北、河南、山東、陜西、安徽、江蘇、浙江、廣東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等地。

本植物的根(藿香根)亦供藥用,另詳專條。

【采集】廣藿香于6~7月間生長繁茂時采收,海南地區每年收2次,第1次在5~6月,第2次在9~10月,除去須根、泥土,曬2~3天,堆放,悶2天后再曬,再悶,如此堆曬至干為止。藿香第1次在6~7月開花時采收,第2次在10月。采后曬干或陰干。單用老莖者,藥材名"藿梗"。

【藥材】①廣藿香

干燥全草長30~60厘米,分枝對生。老莖略呈四方柱形,四角鈍圓,直徑約4~10毫米,表面灰棕色或灰綠色,毛茸較少,質堅不易折斷,斷面粗糙,黃綠色,中央有白色髓。嫩莖略呈方形,密被毛茸,質脆易斷,斷面灰綠色。葉片呈灰綠色或黃綠色,多皺縮或破碎,兩面均密生毛茸,質柔而厚。氣香,濃郁,昧微苦而辛。以莖粗、結實、斷面發綠、葉厚柔軟、香氣濃厚者為佳。

產廣東。一般認為本種的品質較優。

②藿香

又名:土藿香(《滇南本草》),杜藿香。干燥全草長約60~90厘米。莖呈四方柱形,四角有棱脊,直徑約3~10毫米,表面黃綠色或灰黃色,毛茸稀少,或近于無毛;質輕脆,斷面中央有白色髓。老莖堅硬,木質化,斷面中空。葉多已脫落,剩余的葉灰綠色,皺縮或破碎,兩面微具毛;薄而脆。有時枝端有圓柱形的花序,土棕色,小花具短柄,花冠多脫落,小堅果藏于萼內。氣清香,味淡。以莖枝青綠、葉多、香濃者為佳。

主產四川、江蘇、浙江、湖北、云南、遼寧等地。

【化學成分】廣藿香含揮發油約1.5%,油中主成分為廣藿香醇,約占52~57%;其他成分有苯甲醛、丁香油酚、桂皮醛廣藿香?醇、廣藿香吡啶、表愈創吡啶;另有多種其他倍半萜如石竹烯、β-欖香烯、別香橙烯、γ-廣藿香烯、β-古蕓烯、α-愈創木烯、瓦倫烯、α-古蕓烯、γ-畢澄茄烯、δ-愈創木烯、α-廣藿香烯、二氫白菖考烯等。

藿香含揮發油0.28%,主要成分為甲基胡椒酚,占80%以上。并含有茴香醚、茴香醛、d-檸檬烯,以及對-甲氧基桂皮醛、α-蒎烯、β-蒎烯、辛酮-3、辛醇-3、對-聚傘花素、辛烯-1-醇-3、芳樟醇、l-石竹烯、β-欖香烯、β-?草烯、α-衣蘭烯、β-金合歡烯、γ-畢澄茄烯、二氫白菖考烯等。我國東北產藿香風干材料,全草含揮發油0.54%,并含微量鞣質及苦味質。

【藥理作用】①抗真菌作用

試管實驗藿香煎劑(8~15%)對許蘭氏毛癬菌等多種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;蕾香乙醚浸出液(3%)及醇浸出液(1%)亦能抑制多種致病性真菌,水浸出液的抗真菌效力與煎劑相似;趾間毛癬菌及足跖毛癬菌在煎劑15%對方出現抑制,而乙醚浸出液于3%、醇浸出液于5%及水浸出液于10%等濃度時均呈抑菌作用,因此藿香的浸出液比煎劑抗菌力強。

②抗螺旋休作用

藿香水煎劑(15毫克/毫升)對鉤端螺旋體有抑制作用,但必須將濃度增至31毫克/毫升時,方能殺死鉤端螺旋體。

③對膽囊的影響

口服藿香煎劑,利用X線膽囊造影術,證明藿香對膽囊無收縮作用。

【炮制】藿香:揀去雜質,除去殘根及老莖,先將葉摘下另放,莖用水潤透,切段,曬干,然后與葉和勻。藿梗:取老莖,水浸潤透,切片曬干。

【性味】辛,微溫。

①《南方草木狀》:"味辛。"

②《別錄》:"微溫。"

③《珍珠囊》:"甘苦。"

【歸經】入肺、脾、胃經。

①《湯液本草》:"入手,足太陰經。"

②《雷公炮制藥性解》:"入肺、脾、胃三經。"

③《本草再新》:"入心、肝、肺三經。"

【功用主治】快氣,和中,辟穢,祛濕。治感冒暑濕,寒熱,頭痛,胸脘痞悶,嘔吐泄瀉,瘧疾,痢疾,口臭。

①《別錄》:"療風水毒腫,去惡氣,療霍亂、心痛。"

②《本草圖經》:"治脾胃吐逆,為最要之藥。"

③《珍珠囊》:"補衛氣,益胃氣,進飲食,又治吐逆霍亂。"

④《湯液本草》:"溫中快氣。肺虛有寒,上焦壅熱,飲酒口臭,煎湯漱。"

⑤《本草述》:"散寒濕、暑濕、郁熱、濕熱。治外感寒邪,內傷飲食,或飲食傷冷濕滯,山嵐瘴氣,不伏水土,寒熱作瘧等癥。"

⑥《本草再新》:"解表散邪,利濕除風,清熱止渴。治嘔吐霍亂,瘧,痢,瘡疥。梗:可治喉痹,化痰、止咳嗽。"
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1.5~3錢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煎水含漱;或燒存性研末調敷。

【宜忌】①《本草經疏》:"陰虛火旺,胃弱欲嘔及胃熱作嘔,中焦火盛熱極,溫病熱病,陽明胃家邪實作嘔作脹,法并禁用。"

②《本經逢原》:"其莖能耗氣,用者審之。"

【選方】①治傷寒頭疼,寒熱,喘咳,心腹冷痛,反胃嘔惡,氣瀉霍亂,臟腑虛鳴,山嵐瘴瘧,遍身虛腫,產前、后血氣刺痛,小兒疳傷:大腹皮、白芷、紫蘇、茯苓(去皮)各一兩,半夏曲、白術、陳皮(去白)、厚樸(去粗皮,姜汁炙)、苦梗各二兩,藿香(去土)三兩,甘草(炙)二兩半。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水一盞,姜三片,棗一枚,同煎至七分,熱服。如欲出汗,衣被蓋,再煎并服。(《局方》藿香正氣散)

②治暑月吐瀉:滑石(炒)二兩,藿香二錢半,丁香五分。為末,每服一、二錢,淅米泔調服。(《禹講師經驗方》)

③治霍亂吐瀉:陳皮(去白)、藿香葉(去土)。上等分,每服五錢,水一盞半,煎至七分,溫服,不拘時候。(《百一選方》回生散)

④治瘧:高良姜、藿香各半兩。上為末,均分為四服,每服以水一碗,煎至一盞,溫服,未定再服。(《雞峰普濟方》藿香散)

⑤香口去臭:藿香洗凈,煎湯,時時噙漱。(《摘元方》)

⑥治小兒牙疳潰爛出膿血,口臭,嘴腫:土藿香,入枯礬少許為末,搽牙根上。(《滇南本草》)

⑦治胎氣不安,氣不升降,嘔吐酸水:香附、藿香、甘草各二錢。為末,每服二錢,入鹽少許,沸湯調服之。(《圣惠方》)

⑧治冷露瘡爛:藿香葉、細茶等分。燒灰,油調涂葉上貼之。(《包會應驗方》)

⑨治刀傷流血:土藿香、龍骨,少許為末,外敷。(《滇南本草》)

【名家論述】①《藥品化義》:"藿香,其氣芳香,善行胃氣,以此調中,治嘔吐霍亂,以此快氣,除穢惡痞悶。且香能和合五臟,若脾胃不和,用之助胃而進飲食,有醒脾開胃之功。辛能通利九竅,若嵐瘴時疫用之,不使外邪內侵,有主持正氣之力。凡諸氣藥,獨此體輕性溫,大能衛氣,專養肺胃。但葉屬陽,為發生之物,其性銳而香散,不宜多服。"

②《本草正義》:"藿香,清芬微溫,善理中州濕濁痰涎,為醒脾快胃,振動清陽妙品。《別錄》治風水毒腫者,祛除濕濁,自能清理水道也。去惡氣者,濕漫中宮之濁氣也。霍亂心腹痛者,濕濁阻滯,傷及脾土清陽之氣,則猝然撩亂,而吐瀉絞病,芳香能助中州消氣,勝濕辟穢,故為暑濕時令要藥。然性極和平,力量亦緩,止可以治霍亂輕癥,而猝然大痛,吐瀉并作,肢冷脈絕者,非大劑四逆不為功,斷非此淡泊和平,所能獨當大任。""藿香芳香而不嫌其猛烈,溫煦而不偏于燥熱,能祛除陰霾濕邪,而助脾胃正氣,為濕困脾陽,怠倦無力,飲食不甘,舌苔濁垢者最捷之藥。亦辟穢惡,解時行疫氣。蓋癘疫以氣染人,無非濕濁穢腐之熏蒸,感之者由口鼻吸入,胃先受之,芳香得清氣之正,而藿香氣味和平,不嫌辛燥,故助脾胃而無流弊。但必以廣產為佳,雖以氣勝,而沖和可愛,今江浙間遍地產之,則味苦澀而氣亦惡劣。石頑謂伐胃消食,且能耗氣,而世俗以為能解暮氣,瀹茶多飲,未盡善也。""仲醇謂陰虛火旺,胃弱欲嘔及胃熱作嘔者弗用。按藿香雖不燥烈,然究是以氣用事,惟舌有濁垢,而漾漾欲泛者最佳。若舌燥光滑,津液不布者,咸非所宜。凡芳香行氣,醒脾勝濕諸芳草,皆有同情,不僅藿香、木香一類為然也。"

更多古今名醫

鄭欽安

鄭壽全,字欽安,生于清道光四年(1824),卒于清光緒三十二年..[詳細]

更多古今名醫

鄭欽安

鄭壽全,字欽安,生于清道光四年(1824),卒于清光緒三十二年..[詳細]

更多焦點熱文

薄荷

薄荷為常用和中藥。始載《唐本草》。別名:銀丹草。來源:..[詳細]

健康養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