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中藥百科網(wǎng)【官網(wǎng)】
【形態(tài)采制】
半膜質(zhì),灰褐或灰黑色。雄球花淡紅褐色,圓柱形,聚生于新枝下部苞腋內(nèi),雄蕊多數(shù),螺旋狀著生,花藥2,藥室縱裂,花粉具氣囊;雌球花單生或2~4個聚生于新枝頂端,由多數(shù)螺旋狀著生的珠鱗與苞鱗組成,球鱗內(nèi)側(cè)具2枚倒生胚珠,珠鱗外側(cè)基部具一短小的苞鱗,受粉后胚珠于第二年發(fā)育成熟。珠果卵圓形或長卵圓形,長4~7厘米,直徑2.5~4厘米,成熟時種鱗木質(zhì),種鱗上端具盾狀鱗盾,鱗盾上橫脊明顯,并有微凹的鱗臍。種子長卵圓形,長4~6毫米,具單側(cè)生種翅,種翅長2~2.7厘米,成熟時種鱗張開。春季花剛開時,采摘花穗,曬干,收集花粉,除去雜質(zhì)。松花粉為淡黃色細粉,用擴大鏡觀察為均勻的小圓粒,體輕,易飛揚,手捻有滑潤感,不沉于水,以黃色、細膩、無雜質(zhì)、流動性強者佳。
松樹生長在中、低海拔山區(qū),喜光,耐干旱、瘠薄的土壤。主產(chǎn)浙江、江蘇、遼寧、吉林、湖北等地。
【養(yǎng)生保健作用】
松花粉性溫,味甘,歸肝經(jīng)、脾經(jīng)。清代葉桂《本草經(jīng)解要》卷三記載:“松花氣溫,味甘,無毒,主潤心肺,益氣、除風止血,亦可釀酒。”松花氣溫,稟天春和之木氣,人足厥陰肝經(jīng);味甘無毒,得地中正之土味,入足太陰脾經(jīng)。氣味俱生陽也。其主潤心肺者,飲食入胃,脾氣散精,輸于心肺,所以潤心肺也;益氣者,氣溫養(yǎng)肝之陽氣,味甘益脾之陰氣,風氣通肝,氣溫散肝,所以除風;脾統(tǒng)血,味甘和脾,所以止血也;可釀酒者,清香芳烈宜于酒也。
松花粉燥濕、收斂、止血,用于治療黃水瘡、皮膚濕疹、糜爛、嬰兒尿布性皮炎。外用適量,撒敷患處。
現(xiàn)代研究證明,松花粉含有油脂、色素、蛋白質(zhì)、蛋氨酸、賴氨酸、蘇氨酸、亮氨酸、異亮氨酸等20多種氨基酸,14種維生素,鐵、磷、硫、硒、鉀、鈣、鋅、錳、銅等24種無機元素,18種天然活性酶,激素,芳香類物質(zhì)等。具有增強免疫功能,抗衰老功能,降低血脂的功能,改善消化功能,抑制前列腺增生,興奮造血功能,增進生長和強化功能。可擴張冠狀動脈,降低血壓,增加血管韌性,對實驗性肝損傷有保護作用。
服用松花粉口服液,或松花粉、田七粉裝膠囊,用于抗衰,防治老年病:如前列腺炎、前列腺肥大、陽痿、更年期綜合征、肝硬化、脂肪肝等。
油松的花粉亦可作松花粉入藥,功效與馬尾松花粉相同。
【養(yǎng)生配方推薦】
(1)松花粉3克。沖服。用于補脾益氣,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(中虛胃痛),慢性便秘。
(2)松花粉100克。每日2~3次,每次服6克,空腹開水送服。用于治療胃、十二指腸潰瘍。
(3)松花粉浸酒服。用于治療風眩頭旋腫痹、皮膚頑疾。
(4)松花30克,陳皮15克,川黃連15克,甘草6克。炒研為末。早晚各服6克,溫開水送服。用于治療酒毒發(fā)作、頭痛目眩、咽喉閉悶、下利清水、形神萎頓。
(5)松花粉60克。每日2~3次,溫開水沖服。用于治療咳嗽、咯血。
(6)松花粉10克。食前米湯調(diào)下。用于治療久痢不止。
(7)松花粉3克,爐甘石3克,蛋黃油適量。調(diào)涂患處,每日3次。用于治療嬰兒濕疹。已化膿者無效。
(8)松花粉撒布患處。治療尿布皮炎。
(9)松花粉外敷傷口。用于外傷出血。
(10)松花粉配伍茯苓、蜂蜜制成面脂,外用于美容。
【保健注意】
(1)常用量3~6克;浸酒或調(diào)服適量;外用于摻或調(diào)敷適量。
(2)本品甘溫,多食發(fā)上焦熱病;有花粉過敏史者禁用。
中醫(yī)有舌診,常用作診斷病癥的依據(jù),部分人觀察自己的舌頭..[詳細]
西安附兒中醫(yī)醫(yī)院“兒童發(fā)育行為疾病&生長發(fā)育疾病名醫(yī)..[詳細]